以“六抓六高”着力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为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加强智慧教育优秀案例传播和经验分享,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指导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秘书处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华中、西北)开展了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以下为深圳市案例:《以“六抓六高”着力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摘要:2021年2月,深圳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深圳以整市创建示范区高起点规划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路径,以“一网统管”理念夯实教育系统数字基座,打造“云端学校”与云资源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培养适应智慧教育发展的新型领航人才队伍,创新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本文主要从顶层规划、智慧治理、教学改革、资源建设、人才队伍、机制创新等六方面阐述深圳市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之路。

关键词:智慧教育;一网统管;云端学校;领航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01、建设背景

2021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深圳市成功入选。根据教育部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深圳市“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

近年来,深圳依托城市优势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在教育云建设、教育装备配备、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信息化人才培养、标准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深圳基础教育体量大,位居四个一线城市前列。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基础教育将新增学位100万个,需要新改扩建学校近400所,这是深圳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深圳教育需要以智能化为路径和手段去应对教育优质均衡、学校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挑战。

02、重点举措与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路径

深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在确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基础上,相继研究出台智慧教育全要素发展政策文件,涵盖新型基础设施、教育数据、人才队伍、教育组织等多个层面。

1.谋划教育发展十四五突出智慧教育愿景

在《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此外在《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依托深圳湾区核心引擎地位,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夯实深圳教育数字底座,打造“鹏教智能共同体”,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深圳教育数字转型,加快推进智能升级,全面扩大对湾区智慧教育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显示出以智慧教育为特色的愿景目标。

以“六抓六高”着力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纳入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2.明确市域定位全要素推进实施智慧教育

在新基建方面明确进一步加强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提升项目、智能化校园建设项目、校园管理BIM/CIM项目;在人才队伍方面,制定出台《深圳市智慧教育领航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在教育数据方面,制定发布深圳市地方标准《课堂教学行为数据交换规范(DB4403T 198—2021)》;在教与学组织方面,研究发布《深圳市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高标准绘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蓝图

初步建成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面向深圳教育管理的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开放开发、信息交换、统一大数据和一体化运维等能力服务。

1.建立教育系统数字基座支持全市大规模全民防疫

建设教育领域内健康数据系统实现动态更新,开发班级团体码实现了大体量健康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系统录入了全市包括深圳市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后勤人员住校家属和第三方特殊作业人员等282万名师生员工的白名单信息,每日动态更新前述所有人员的“粤康码”、核酸检测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数据。2022年春季学期,深圳教育组织2832所学校创建了3,188个学校码,349,384名教职工完成了健康申报,创建了58,143个班级码,2,510,922名学生完成了健康申报。根据健康信息、健康码颜色、核酸检测情况判定师生员工是否符合返校条件,辅助学校完成统计和管理工作,同时将健康申报信息回流至深圳市教育健康数据系统,有效减轻各区和各学校的防疫管理压力。

5月31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在学校防疫工作中推广应用粤省事APP“团体码”功能的通知》,鼓励全市各学校结合自身防疫管理需求,将“团体码”应用到学校防疫工作中,减轻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等群体的负担。截至6月24日,深圳全市学校的“班级团体码”创建数已达10万个,绑定人次超过400万。

2.依托“深治慧”平台教育专题助力学位建设决策

深圳以三年为周期建设教育“一网统管”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教育数据能力服务体系。统一开展数据归集、存储、共享和治理等工作,构建数据管理和服务运营体系,推动更多国垂和省垂业务系统共享深圳地区数据,与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定期比对的数据纠错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协同联动,加强与全市人口、法人、房屋、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权威基础数据源对接,逐步健全全市教育领域数据资源。

(三)高水平推动智慧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1.深度建设云端学校推进未来教育实践和机制创新

深圳市云端学校作为全球首个用实体学校办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型学校,探索出了“主讲+辅讲、线上+线下”的双师授课模式,实现优质课堂跨校共享、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在教学方面,“常态化、多主讲、直播互动+智能辅助”,让“教”更智能更多元,把名师请到自己的课堂,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分层次个性化云端作业针对学生学情有的放矢,促进了因材施教。在学习方面,“跨校组班、多师协同、最优助学、线上/线下无缝融合、自由切换”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更自由更自主;云端课堂的良好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今晚8点半”云端教师在线答疑,解决了学生课后作业辅导的问题,有效地落实了“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减负提质。在教研方面,“市教研员驻点指导、市内名师牵头”的嵌入式同研同培教研模式,让“研”更精准更精深。主讲、辅讲教师针对每一节云端课的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充分讨论,精心设计,保障了每节课的质量。

2.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保障师生同步教与学

面对疫情给教学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圳全市中小学积极探索适应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保障因故未返校的教师能够同步教、学生能够同步学。

4月返校复课后,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仍有2名老师和28名学生在封控区或管控区、5名学生在深圳市福利院。学校以混合式教学保障了这些师生的同步教与学,确保不落下每一名学生,让教育公平切实看得见、摸得着。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中学则是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和助教跟班机制应对因疫情防控师生无法按时返校的情况。在教师居家上网课的班级,该校安排一名助教老师全程协助居家上课的老师进行课堂答疑,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有效解决了特殊时期部分师生无法到校上课的困难。

(四)高质量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资源

1.深圳教育云平台实现全覆盖的大资源体系

深圳通过建设云端课程资源库,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并逐步落实“双减”,为师生减负。云端课程资源库是在深圳市区两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市教科院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建、共享的高质量义务教育在线教学资源包和作业样例。目前,深圳已研发7866个在线教学课程资源包,免费开放1.4万节优质课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共45个学科。针对小学、初中12个学科,共研制4543个作业样例。除了学科内容,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卫生与健康等9大专题教育内容。

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上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大大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期间,从2月21日至4月19日,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访问量超过了1800万人次,单日访问量最高达135万人次。

基于微视频的教学资源包有力地帮助了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促进在线教学的优质均衡。除了学科课程资源,还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如线上音乐会、“美育微课堂”等,丰富孩子们的文娱生活,做到五育并举。

2.资源应用数据分析探索依效付费新机制

教育云平台同时探索依效付费的资源建设新机制,创新数字资源生成模式,升级数字资源生态环境,逐步打造一个开放、融合、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2021年,深圳市开展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与应用评比活动,同时,利用教育云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匿名、脱敏后的课堂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诊断报告,为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五)高层次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队伍

1.“先锋教师创新班”探索未来教师新形态

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和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的基石工程,深圳教育系统“先锋教师创新班”每期从全市挑选25名年轻骨干教师参与培训,每年开展两期,探索未来教师新形态,赋能深圳在智能时代教育创新。培训采用“五段式研修+导师制培养”的方式进行,“五段式研修”包括理论研究、主题网络研修、调研学习和参观考察、学习跟岗、提升总结五个阶段。目前已完成了两期共50名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新型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第三、四先锋教师创新班也正在启动中。

“人体血液循环等知识点,原来是静态展示,学生难以直观了解。”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张胜参加先锋计划后,常态化借助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实现学科知识可视化。作为学校高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他还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其他学科教师破解教学问题,真正地发挥了先锋教师的“先锋”作用,通过辐射引领带动广大学科教师融合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问题。

2.启动智慧教育领航人才培养工程

4月2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智慧教育领航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建立健全智慧教育人才梯队,培养一批适应智慧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包括促进校长智慧教育领导力、智慧教育专家引领能力、名师共同体孵化能力、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角色、知识结构、教学行为、课程实施等方面适应智慧教育变革发展,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为深圳基础教育先行示范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以“六抓六高”着力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深圳智慧教育领航人才培养体系

(六)高效能提升区域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工作

1.跨部门协同机制高效务实推进工作

统筹机关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信息化部门共同推进、协同发展,整合优化机构定位、职能,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建立完善信息、资源的流动机制,促进高效协同。如基教部门负责统筹、督导检查等整体推进工作,教科部门系统负责课程建设、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等指导和实践工作,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方案规划、标准制定、资源建设、应用培训等工作。

2.市、区、校三级共同体协作灵活有序

深圳作为整市推进单位,在规划之初就坚持市级统筹与区校协同,打造市区校三级协作共同体。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规划和部署总体建设工作,推进市级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各区围绕区级项目制定工作方案,激活域内学校动能,积极推进。在跨区域交流工作规划中,以市级统筹年度计划,根据实验项目方向每季度组织多个区进行成果交流展示,学校代表结合区域特色进行校本试点成果展示。

03、特色与经验

深圳全面奋力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分步实施云端学校建设工程、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工程、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工程、未来教师培育工程、标准规范与机制创新工程、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工程等六大工程。开展实施了以云端系列行动与“一网统管”为特色的多项市级项目,明确了11个区级智慧教育建设项目以及全市100所智慧教育实验校,大胆进行机制建设与创新,积极营造市区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区、校成为智慧教育共建者

深圳引导各区在保留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基于区域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切的项目方向,系统推进改革实验。区级实验项目采用“1+2”模式,各区在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教与学模式创新、大数据采集与应用三大实验方向中,选择其一,同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深圳着力推动智慧教育建设从“精准到区”转向“精准到校”。深圳市教育局按区域均衡的原则,在全市遴选出100所实验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多学段公、民办学校。100所实验校按“主题+自选”模式,聚焦教与学模式探究等18个实验子方向,开展专项试点,探索先进经验与典型模式。

(二)未来教师搭建智慧教育大厦

自2017年开始,深圳建立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CIO)建设管理制度,加大校长信息化素养及领导力提升工作力度。深圳现完成624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的CIO培训。

学校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首席信息官等校领导带动下,共同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探索?南山区实施教育信息化“1+1+N”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区内试点中小学校以1名学科教学名师、1名学科技术导师带领N名学科教师的方式,组织一个在线名师工作室,让学科技术导师、教育技术名师两支队伍在合力攻坚中提升能力。

(三)云端学校带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为促进双师高效课堂建设,云端学校以全国知名专家深度参与、市区教研员驻点指导、市区名师牵头为着力点,探索嵌入式同研同培教研模式。主讲教师组成若干个差异化教研团队,针对云端实践的每一类课程,与辅讲教师们充分讨论,精心设计,运用集体智慧逐节进行同研同培教研活动。同培同研模式促进了新入职的辅讲教师专业成长。

深圳将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作中,更加紧扣教育部总体要求,落实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担当,聚焦“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内涵,推进教育系统内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建立服务城市发展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形成服务湾区建设的协同共享融合机制,探索支持服务国家战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树立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范本。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