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河北接入4727个铁塔视频探头,利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了对83%以上森林草原防火区火情的自动监测,及时处置火情4000余次;
2021年8月,常州市安责险风控中心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显示,某企业智慧用电设备触发过压预警,企业第一时间响应并进行紧急排查并修复,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
“智慧应急”试点建设在全国多个省份铺开以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将前沿AI科技与安责险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凸显出“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优势,助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然而,从全国发展大局来看,当前我国应急管理基础薄弱,还存在科技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风险隐患早期感知、早期识别、早期预警、早期发布能力欠缺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源投入的不足,也有关键技术的难点,还有体制机制的不适应。”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代表感慨道。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如何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适应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势,以科技创新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这无疑是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新问题。对此,吕建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驱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形成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国家智慧应急的整体合力。
为保证建议内容高质量,吕建带领团队专门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索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应急管理现代化——
统筹相关规划,合力打造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新底座。吕建介绍,适应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的大势,必须赋予应急管理现代化更为完整的内涵,使科技现代化成为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新底座。因此,要加强规划统筹,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强化集约化建设、融合化发展的思路,优化信息化体系,加强数据共享与流通,减少“信息孤岛”,打破“数据烟囱”,在国家层面形成更具整体合力的智慧应急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研究,超前布局“人机物”融合应急管理新范式。在吕建看来,应急管理是“人机物”三元融合最为典型的场景之一,发展“人机物”融合应急管理新范式对传统的以多组织协同为主要范式的应急管理产生根本性影响。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吕建认为,要超前布局,加大政策支持,有组织推进以到2035年全面实现智慧应急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建设“人机物”融合应急管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设立战略性、储备性研发项目和专项资助计划,以应急管理、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为主干,融合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团队,鼓励开展长期性的协同攻关,加快解决“人机物”融合应急管理在基础软件研发、数据融合、人机群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和挑战,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智慧应急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治理结构,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深化应急管理科教产教双融合,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安全应急产业聚集区,加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给出了一系列论述。鉴于此,吕建建议由应急管理、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牵头,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发挥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研究联盟等工作机制的支撑作用,以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数转智改为契机,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打造以智慧应急新模式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强化需求牵引,探索建立预测预警预演常态化新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就必须形成预测预警预演相互衔接、动态反馈的常态化新机制。如何做到这一点?吕建认为,应急管理、发展改革等部门要协同探索将多灾种、灾害链的预测预警预演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和机制,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试点,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规模需求牵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向应急管理事业汇聚。
随着“十四五”期间“智慧应急”发展布局基本完成,“智慧应急”将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科技赋能和技术加持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将会加快推进,进而以高水平安全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访谈
更多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
博思高邓绍昌:乘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之舟,在市场变革中逆风飞扬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