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无人机赋能空地一体智慧巡控体系

“有人要轻生!西兴派出所出警!无人机升空!”6月4日下午,在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内,处置突发警情的应急机制迅速启动!接到命令的无人机飞手黄阳播立即操纵一架无人机飞往现场。

3分钟后,先于地面警力抵达现场的无人机把实时图像传到情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滨江区某大厦,一名男子坐在高楼窗台,情况危急!黄阳播熟练操控无人机开展勘查,立即做出精准定位。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关键信息,现场处置警力迅速找到疑似情绪失控男子,通过耐心劝说,最终成功将其救下。

这场营救行动充分体现了无人机的优势,是滨江区分局专业化警用无人机建设中的一个典型战例。

杭州市滨江区面积72平方公里。针对后亚运时代大型活动多、治安要素多、安保任务重的实际,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聚焦实战实用导向,在2023年下半年启动专业化警用无人机建设,打造空地一体智慧巡控体系,明确构建面上巡控、接处警情、安保维稳、应急处突、侦查办案、群众宣防六大“无人机+”警务体系,将突发案事件、专项安保、应急救援等9类警情纳入无人机快速反应范畴,推行无人机常态化、合成化介入警务工作。截至目前,无人机已参与接处警146起,空中直接处置街面纠纷警情37起。

“分局现有专业飞手25名,布设3个类型无人机30架,基本覆盖滨江铁路以北区域。”滨江区分局政委章富勇告诉记者,“我们统筹抓实软件硬件配备、模型平台构建、合成作战指挥、赋能实战场景、队伍梯队培养等工作,无人机已经在协同支撑接处警、面上巡控、安保维稳、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推行“一圈一机”等巡处模式,划分13个空中巡处网格

放大空地巡处效能

由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立体化迭代升级,是现代社会治安防控发展的趋势。在车巡、步巡、摩巡、视频巡的基础上,滨江区分局深挖无人机智能感知、立体防控、快速机动等潜力,探索构建情报主导、定线巡飞、智慧巡查等无人机巡处模式,持续放大空地巡处效能。

“聚焦提升重点区域巡处能力,分局依托面上巡防网格,优化完善各辖区巡查路线及重点区域,制定空中巡逻防控方案,按照无人机到场不超过3分钟的标准,叠加划分13个空中巡处网格,进一步织密空地一体巡处网络。”滨江区分局常务副局长李震详细介绍说,“我们在分局综合指挥平台和飞控平台打通信息链路,赋能现场处置和调度增援。”

目前,滨江区分局利用无人机空中机动、视角宽阔等优势,常态支撑9类警情处置,利用喊话器等挂载设备开展先期处置,解决了有些情况下“车堵人慢”等问题。据统计,在无人机参与处置的警情中,3分钟到场率97.3%,基本实现先于地面警力到达。

按照“机器换人”的思路,滨江区分局推行“3、5分钟”快反圈及奥体中心等重点部位“一圈一机”,江南大道、滨盛路等重点路段“一段一机”,12个治安岗亭“一亭一机”,12个防区“一防区一机”模式,有针对性地强化繁华商圈、地标建筑、学校、医院及“夜经济”发达、治安复杂、警情多发等部位定时慢速巡飞,在13条航线上设置39个悬停点,动态调整无人机巡处重点部位、区域及时段,进一步提高见警率、震慑力。同时,注意辐射城乡接合部等路面巡防薄弱区域,加大无人机巡查密度,动态全面掌握辖区治安秩序状况。目前,分局无人机日均飞行30架次以上,自主巡航率80%以上。

聚焦“后半夜”等时段,滨江区分局以无人机自动巡航对商业聚集区、沿江风景带等区域及地铁口、沿街店铺等盗窃案件多发区域开展密集性巡查,填补路面巡控盲区,有效遏制现发案件。同时,强化无人机宣传喊话作用,制作反诈、防溺水等简短口号,在园区、江堤等区域组织平安宣防。截至目前,滨江区分局开展警用无人机夜间巡防158架次,组织宣传60余次、受众5万余人。

实现机型功能全覆盖,开发智慧飞控平台,建立专业化队伍

夯实无人机建设“底座”

当前,无人机已经在警务实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注重贯通迭代“前端+后端”、体系打造“专业+队伍”,持续夯实警用无人机建设的“底座”。

按照“打造一个机群、建设一个平台、上线一批模型、赋能一线实战”的思路,今年3月以来,滨江区分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原有10架无人机的基础上采购升级最新机型及机库等无人机设备,配套采购摄像头喊话器、探照灯等挂载设备,实现大中小型无人机机型和主要功能全覆盖,除大风大雨等极端恶劣天气外均可飞行,具备较强巡飞续航能力。“我们同步开发了智慧飞控平台,对所有无人机联网上图,实现警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管理控制、航线立体规划等功能。”李震对记者说。

专业化无人机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专业化队伍。滨江区分局先后出台分局专业化无人机建设方案、无人机接处警工作流程图、智慧飞控平台操作细则等规范文件5份,逐步完善了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培训考核、表彰奖励等机制。按照“以我为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滨江区分局已经建立6支滨锋警航战队和教官团队、维修团队,先期重点培养20名飞手、引进无人机工程师团队。

“分局计划利用1年时间,分批培训飞手328名,系统培训13个无人机科目。”飞手教官、滨江区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方飞鑫说,“让无人机操控变成咱们一线警力的必备能力,大家会用才会越用越想用、越用越好用。”

实现特定区域“三维建模”,构建无人机巡处指挥体系

深挖无人机技术优势

坐落于滨江区、被称为“大莲花”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有固定座位80800个,是继“鸟巢”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馆。杭州亚运会后,这里成为多场大型演唱会的举办地。面对演唱会期间场内外数万人的大人流,警用无人机在滨江区分局高效维护秩序工作中大显身手。

“为了让我们的无人机飞得更‘聪明’,在省厅、市局科信部门支持下,我们今年开展多模态大数据AI应用测试,同步研发空中应用算法,实时识别图文及视频内容,目前已对‘大莲花’等特定区域‘三维建模’,通过利用相关算法技术进行人流密度评估,由此形成安保‘三维’地图,辅助指挥部随时挂图作战。”章富勇告诉记者。

近期的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期间,无人机强化空中监测,实时计算场外群众人数,及时联动查处“黄牛”人员、处置治安警情、科学疏散人流,确保了活动安全顺利举行。今年以来,无人机共参与保障演唱会等大型活动80余场次,均实现30分钟内人流“丝滑”散场。

“为了让无人机飞得‘更灵活’,我们构建了分局情指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及防区、岗亭、PTU等‘1+4+N’无人机巡处指挥体系,将无人机应用源头融入情指行一体化,作为城市智能化感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震进一步解释说,分局在情指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中台加设无人机飞控区块,实时接入警情数据,接警员及无人机飞手开展研判,如需无人机出警,调度附近无人机最快时间抵达警情位置上空,立体化呈现处警现场详情,辅助指挥和处置。

立足协同共建理念,滨江区分局还积极对接环境、农业、应急等部门,构建滨江区无人机建设管理机制,集注册管理、空域监测、平安巡防、应急救援等功能于一体,推动无人机在数据共享、安全共治等方面深度应用。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