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观察|携手护航低空经济“借机先飞”

近日,京津冀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揭牌成立,三地协同又迈出重要一步。业界预计,此举将进一步深化三地产业联动,合力塑造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值得期待。

低空经济,简言之就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航空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作为新赛道之一,它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生产生活相当贴近。比如在消费领域,无人机航拍、空中观光、航空展览等服务早已为人熟知;在物流行业,应用无人机末端物流配送在许多城市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智慧作业方面,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气象探测等稳步增长……不夸张地说,“低空+”产业拔节生长,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充分彰显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广阔前景。

抢滩低空、“借机先飞”,京津冀优势明显。科技创新是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重要支撑,新能源、无人驾驶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尤为关键。京津冀科研院所密集,智力资源丰富,是诸多前沿技术的诞生地。自协同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不断推动创新要素流动,共建创新平台、科技园区,加强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等通力合作,助力科技成果源源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为低空经济勃兴植厚了土壤。目前,从应用范围极广的鲨鱼飞机“列队”生产线,到一批批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服务配套保障等企业拔节生长,再到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试航成功,京津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正在加速落地。

据测算,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有望达到2万亿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也会在风起潮涌中不断催生新职业、新动能。前景广阔、需求旺盛、场景丰富,面对越来越繁忙的天空,如何助推低空经济“飞”得更稳?此番京津冀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聚焦体制机制、人才创新、产学研转化等方面发力,不啻为积极尝试。不容忽视的是,低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层面标准承接薄弱等瓶颈。对于三地而言,在机制协同的基础上,不断补齐技术保障、空域管理等短板,将为这片新蓝海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走进河北张家口低空飞行服务站,一面墙的硕大屏幕格外显眼。说话间,一架载重多旋翼式无人机出现在屏幕里,接着停放在场地中央,过程一目了然。“远方不远,未来已来。”携手护航低空经济,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战略产业,京津冀大有可为。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