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间纠纷“扫码”报警、小区停车位“一键”知晓、居家安防隐患超前感知……近年来,苏州市公安局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原则,不断提档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标准建设5097个智慧安防小区,依托这些平安“神经末梢”,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2024年,苏州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刑事发案数在连续3年下降基础上,再降9.8%和23.6%。
“数智+”居家风险超前感知
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某小区内,一名居民正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电梯立即停止运行,通过AI识别系统报警,信息被同步传送到物业值班室和社区警务室。民警、网格员赶到现场,指导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到集中停放点进行充电。
“电梯AI识别系统能够24小时识别安全隐患。我们借此对居民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斜塘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民介绍说。
“智安”小区中AI识别、智能可燃气体报警器、紧急救助服务“一键报警”等智能设备应用广泛,不仅实时感知预警隐患,还为辖区纠纷化解、社区服务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是群众生活必不可少的“安全卫士”。
因与对门邻居产生矛盾,市民朱女士通过自家的数字门牌扫码反映问题。昆山市公安局曹安派出所社区民警通过后台掌握情况后,迅速开展上门走访和纠纷调解,帮助双方握手言和。
如今,走进昆山任意一家派出所,打开智慧安防体系综合应用平台,便可以实时了解辖区内小区的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风险、治安隐患等情况,实现数据及时汇聚、态势分析比对、指令一键下发。
昆山公安不断深化“平安微雕”工程建设,打造“自主申报+前段感知+后台比对”智慧管控模式,做到各类隐患问题发现在小、处置在早。2024年以来,全市383个智慧小区、智慧楼宇实现“零发案”。
“不仅是昆山,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深化‘数智+’应用,在多个小区部署了各类先进的感知系统、人工智能系统等,让平安时时在线、安全可感可触。”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刘婷说。
“部门+”多元守护美丽家园
“以前很多外来车辆都停进小区,回来绕很久都找不到车位,真是路堵心也堵。”家住常熟服装城附近的钱先生说。如今,即使是下班高峰期,钱先生只要打开手机上安装的智慧停车小程序,就可以了解小区空余车位的实时情况,提前做好安排。
2023年初,常熟市公安局服装城派出所会同交警、街道等部门整合周边闲置空地资源,依托智慧平台实现小区内外车位的动态调整、分时共享,解决了辖区停车难问题,获得居民好评。
与此同时,苏州公安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高效对接、实时联动,汇聚梳理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托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三台合一系统等平台实时调动警种部门和联动单位,分层分类推动多部门联办联处,让居民无论拨打哪个电话,都能一电接通、一电办理,实现一电满意。
2024年1月初,张家港市南丰镇“民情110平台”接收到居民要求扩建智能充电棚的申请后,经公安、环卫、消防、住建等部门联合查勘并组织业委会、物业会商改建方案,这个连开三场业主大会都没有结论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记者了解到,以“智慧社区建设”为牵引,张家港市公安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生活服务平台收集的民生服务需求全面接入智慧小区系统,由公安、街道、社区等部门,以及网格员、志愿服务队等“共治+自治”力量,依据事态性质、紧急程度等因素,分层分类开展服务救助,让居民感受到时刻在身边的方便和安心。
“机制+”“智”理网格联动高效
前不久,苏州高新区公安分局枫桥派出所枫津社区民警叶洪通过“智慧小区”平台发现小区独居老人张阿爹好几天都未出门,就约上社区医生赶到张阿爹家中。
此前,张阿爹因肾脏不舒服前往医院治疗,这段时间一直在家中休息未外出。当天,医护人员就仔细给张阿爹仔细检查了身体,并指导他做好健康监护、防寒保暖等措施。事后,叶洪还把张阿爹的情况流转到社区居委会,进一步细化对独居老人的医疗救助和上门帮扶举措。
“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员等关爱人群,我们通过‘智慧小区’等安防平台动态感知群众需求,以‘警网融合’汇聚部门合力解决问题,依托‘多维一体’联合处置机制,第一时间上门处置群众遇到的突发情况。”枫桥派出所所长宋巍介绍说。
近年来,苏州公安依托智慧安防小区、智安集宿区等系列智安单元建设,主动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相融合,融合综治网格、基础警务网格多重力量,网格化管理开展协同处置,共同推动警情联处、纠纷联调、服务联动等工作,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水平。
全市各地公安机关也因地制宜,持续创新服务群众的新举措、好办法。太仓市公安局联合社区、综治等多部门入驻小区门口的警网融合工作站,运行社区治理联商、实有人口联管、安全隐患联排等“六联”工作机制,开展联合走访、上门走访210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335件;常熟市公安局虹桥派出所与街道社区开展党建共建,组织社区、物业、居民党员力量,针对警务平台下发线索,建立运行“指令、分流、交办”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让纠纷化解在社区,推动辖区矛盾纠纷警情同比下降12.9%;吴中公安分局南区派出所打造由一名民警、一名社区干部、N名社区协管员和巡防队员,及X名志愿者组成的“2+N+X”双网联盟融合机制,推动服务在网格中进行,问题在网格中解决,辖区源头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6%以上。
访谈
更多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
博思高邓绍昌:乘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之舟,在市场变革中逆风飞扬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