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第五次工业革命以来,人工智能广泛融入各行业产业链,纺织行业也迎来了智能化变革的浪潮。这一变革集中体现在时尚科技领域,同时也为纺织行业解决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前,纺织行业面临诸多痛点:开发周期冗长,致使市场响应迟缓;样品制作与物流成本高昂;沟通效率低下,不仅增加成本,还延误时间;从业人员快速可视化设计能力不足;材料浪费严重,碳足迹问题突出。为应对这些挑战,纺织行业积极探索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顾客满意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引入工业物联网(IIoT)与人工智能(AI)技术,推动行业革新。
2025 年 3 月 12 日,intertextile 春夏展国际纺织产业数字化应用趋势论坛上,广东匡敦科技有限公司林广川先生分享了其旗下品牌匡博智造在纺织服装制造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数字化、IoT 和 AI 的案例和经验。
工业物联网全面升级生产线,纺织服装业智能化变革
林广川先生指出,当今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时尚科技领域解决方案众多,但应重点关注制造端的实际应用。工业物联网(IIoT)在制造端的生产线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涵盖智能硬件开发、物联网(IoT)平台、网络传输、数字孪生技术、数字 IE、智能实验室等多个环节。
1、设备智能监控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的基础,对于纺织行业的生产线而言,数据更是一切的源头。然而,并非所有设备都能实时提供数据,传统机械需要借助数据盒子将数据采集到 IoT 平台,实现对设备的全面监控。
“以服装厂常见的裁床、织机、印染设备为例,这些设备本身有些数据并不对外公开,甚至从未被采集和提供。但通过数据盒子内部的多种传感器,就能收集到整个工厂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排单、核算人员绩效和计算货期提供依据,提升管理效率。”
匡博智造 Bee物联网平台
人机交互数采终端
2、设备联网&能源管理(IoT)数据集成后分析
设备数据收集到 IoT 平台后,需以直观的形式可视化呈现,便于实时监控与统一管理。同时,借助传感器收集的完整数据,经人工智能分析,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相比直接询问人工智能解决生产效率问题,提供详细数据更有助于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匡博智造 设备管理系统
3、数字IE
数字 IE 与 JIT 管理技术紧密结合,发挥着重要作用。JIT 技术体系中的 “看板管理” 控制物料流动,确保工序协调;“持续改进” 优化生产系统;“准时化物流” 降低库存、优化供应链。IE 团队的数据实时同步到主管的电子产品上,方便主管及时查看生产流程、发布指令,优化生产方案。
4、数字实验室
数字实验室实现了从收料到测试的全流程自动化,借助 IoT 终端、RFID 扫描仪等设备,成为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的前期 “试验田”。传统生产测试环节数据记录和传递繁琐,易出错。如今,企业可自动录入面料数据和测试环节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后台看板就能掌握测试进展,结合人工智能提出解决方案。
5、端到端供应链
端到端供应链的数字化贯穿工厂、仓库和门店。在工厂,订单自动处理,产品经 RFID 打印、扫描后装箱检验;仓库中,实现高效的入库、分拣、盘点和出库管理;门店借助数字化手段,不仅能提高收货、找货和盘点效率,还能通过视觉识别和 RFID 芯片追踪消费者行为,优化生产营销。例如,样板间管理借助标签和扫描仪,降低样板丢失概率,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在本次纺织展上,也有相关的应用。客户挑选完布料后,只需将布料全部放入扫描机器,就能立即生成一个二维码,客户回到公司后打开链接,就能看到挑选的布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厂商联系方式,极大提升了对接效率。”林广川先生补充道。
技术全流程覆盖,助推概念到销售解决方案全新升级
林广川强调,私有数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流程和技术手段相似,对数据的不同理解和运用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智能化面料库整合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用户可通过图像或文本在超 6 万种面料的数据库中快速查找所需面料,大大缩短采购时间,提高选料准确性。
AI 花型设计功能强大,用户上传灵感图案并选色,几分钟内可生成百种独特花型设计,输入面料结构后能转换为纺织 CAD 文件,与主流 CAD 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同步至布厂。花型设计完成后,3D 产品可视化功能可让服装商实时调整花型,进行虚拟试穿和搭配推荐,提升沟通和决策效率。
Symmde AI 面料花型设计平台
在视觉识别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广泛。纺织品瑕疵在线检测能精准识别各类瑕疵,保证产品质量;视觉度尺自动测量成衣尺寸,实现标准化生产;车缝产量统计通过识别动作模式无感统计产量。此外,视觉识别技术还用于现场安全管理,如智能控制区域进出和安全帽识别。
匡博智造 成衣尺寸智能测量系统
RFID 技术革新传统条码,解决服装盘点分拣难题,实现整箱扫码清点,具备防伪功能。结合 NFC 近场通信技术,可验证防伪,且 NFC 只需手机就能读取信息,方便厂商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收集数据。
具身智能机械手解决方案,柔性快速生产模式新趋势
服装制造端要实现可持续,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人”。当前,服装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困境,传统服装生产对手工技能要求高,培训周期长,这使得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具身智能代替人工的趋势逐渐显现,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手的应用上。通过引入机械手,简化了生产人员配置,实现品质标准化,消除了人工操作差异,缩短了生产线培训时间。借助技术嵌入、自主研发的联动生产线和机械手等设备,能够替代传统人工,实现高效标准化生产。
林广川认为:“未来 5 - 10 年,当通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大型渠道时,相关自动化方案将进一步优化。机器人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将真正形成更柔性、更快速的生产模式。”
结束语
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绝非简单的技术更迭,而是一场重塑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它打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痛点难题,让生产更高效、产品更优质、发展更可持续。这一变革不仅关乎纺织企业的兴衰,更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智能化的助力下,纺织行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访谈
更多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
博思高邓绍昌:乘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之舟,在市场变革中逆风飞扬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