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工业场景中,工业机械臂负载作业时动辄数百斤,一旦发生人员碰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现有的安全围栏、光栅等防护措施,无法全面覆盖作业区内的立体空间,当人员滞留作业区内,机械臂意外启动,会存在较大碰撞风险。在深度学习、大模型等 AI 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实现高效、智能、立体空间的防护,海康威视最新推出的机械臂防碰撞相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答案。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场景测试,从部署灵活性、防护精准性、泛化落地能力等方面看一下该产品的具体表现。
01 部署灵活 适配场景多样化
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外壳采用金属材质,尺寸小巧,轻巧耐用,标配藏线盒支架,支持水平及垂直角度调节,安装灵活便捷。
相机采用 PoE 供电,三目镜头分辨率均为 500 万像素,单台相机即可覆盖 6*6m 的作业区,监测范围广,适配拆码垛、搬运、焊接等各类工业机械臂作业场景。
02 立体视觉成像技术加持 空间级精准防护
现有机械臂安全防护主要有安全围栏、光栅或安全门锁等设备,在作业区内部的空间防护不足,基于单一的视觉平面图像也存在检测的局限性,无法精准区分作业区及外部环境。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内嵌 GPU 模块,搭载立体视觉成像技术,通过左右目摄像头模拟人眼成像,实时生成深度信息图,精准计算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实现立体空间感知。
在实测车间中,机械臂高速运转时,人员经过作业区边缘。平面图像因无法判断纵深距离,容易将人员误识别在作业区内,而该相机通过深度信息图精准判定人员位置,仅在人员真正侵入危险区域时触发告警,助力高效安全生产。
03 视觉大模型加持 大幅提升人员识别准确率
机械臂作业区场景复杂,往往存在机械臂运动、AGV 搬运、叉车搬运、不同类型货物等干扰因素。传统的深度学习算法容易因局部相似度过高、复杂姿态等因素产生误报。比如,将机械臂的部分结构误认为是人员的肢体,导致误检出人员,影响生产效率。
机械臂防碰撞相机依托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体系,利用视觉大模型,结合机械臂作业的真实场景特征,能够有效过滤误报。即使人员不同工服、不同姿态,也能综合判断,从而大幅提升相机的识别精准度。
04 场景泛化能力提升 落地能力强
在不同行业场景中,机械臂的大小、颜色、转速快慢、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都因场景而异。传统深度学习算法适应能力较弱,如果场景发生变化,如光照条件、背景环境或目标物体的外观改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就存在下降风险。
而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专注于工业场景下机械臂作业安全防护的业务需求,能有效提升准确率与泛化性,大大拓宽了应用边界,灵活适应多种工业场景。
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通过万向节轻松安装,能够灵活调节视野,产品操作界面直观,将专业化配置简化到简单一键即可配置,有效地降低了操作门槛。此外,产品外设接口齐全,支持开放式 SDK、API 协议,无缝衔接 PLC、安全继电器等控制设备, 以及第三方软件平台。
相机支持与 PLC、安全继电器等控制设备对接,防止机械臂不规范启动运行,通过设置报警框滞留提示、外接声光报警器等多重的告警联动措施,实现人员的有效防护。同时也支持配置最多 4 个报警区域联动不同的 IO 输出,可灵活适应多区域布防、双回路等应用。
05 产品特色
1、立体成像与视觉大模型深度融合,实现精准防护。
2、场景泛化能力强,安装部署灵活便捷。
3、多重告警联动,多维度防护。
4、抗干扰能力强,适应复杂环境。
a&s 点评
真正的工业安全防护不是被动防御,而是通过 AI 等技术赋予机器理解环境的能力。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拥有立体成像+视觉大模型+工业级可靠性的三重优势,实现立体空间的精准安全,构建高效的安全生产力。
访谈
更多做行业赋能者 HID迎接数字化浪潮新机遇 破解新挑战
今年3月份,全球可信身份解决方案提供商HID发布了最新的《安防行业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
数字化浪潮下,安防厂商如何满足行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回顾近两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包括安防在内的诸多行业领域都遭受了来自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市场…
博思高邓绍昌:乘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之舟,在市场变革中逆风飞扬
11月24日,由慧聪物联网、慧聪安防网、慧聪电子网主办的2022(第十九届)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深…